中小银行再次降息。究竟发生了什么?存款利率
发表时间:2025年10月26日浏览量:
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再度下调。近期,多家地方中小银行、私人银行纷纷发布公告,宣布下调存款利率。此次调整主要针对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,部分机构也停止了较高利率的自动转账功能。 2025年结束,多地中小银行发起新一波降息。近一个月来,河南、云南、昆明、广东、海南等地区商业村镇银行、村镇银行和部分民营银行全面发布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公告。一些银行将其产品削减了近 80 个基点。例如,Binh Duong Pufa Rural Bank将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分别从2.1%和2.15%下调至1.3%和1.35%。上海华瑞银行还推出了第七家今年本轮降息,三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2.15%。与年初相比,五年期存款利率下降60bp。昆明官渡上海农商银行今年已进行六次调整,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合计下降75bp。此外,今年以来已有20多家银行单独调整,不少机构下调存款利率两次以上。除了挂牌利率下调外,贵州务川农商行等机构还取消了通知存款、取款产品等利息较高的存款产品自动转账功能。近年来,存款利率持续下降。部分银行通过组织存单、定期存款、协议存款等产品投放计划、取消S等方式降低存款利率。mart通知存款产品。较低的存款利率有利于中小银行保持稳定的利差,增强稳健发展的能力。随着存款利率的下降,居民可以更多地关注资本市场和理财管理。央行数据显示,贷款优惠利率(LPR)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,1年期LPR为3%,5年期及以上LPR为3.5%。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,今年二季度末,城商行、村镇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.37%、1.58%,较上年末收窄。预计央行年底前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,降低LPR报价,引导企业和居民利率进一步下降。目前的优先CE水平较低,财政政策继续适度宽松仍有较大空间。未来一段时期,存款利率和非利息补贴将继续下降。存款利率的下降以及理财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导致“存款转移”的出现,这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之一。这反映出,在利率市场化和居民投资管理、理财意识觉醒的背景下,银行依靠利率变动的传统收益模式受到了较大冲击。商业银行需要从“资产决定负债”转向“客户服务决定负债”,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留住客户的钱,用管理费和服务费产生更低的利差和利息收入。

